为进一步帮助我校学生明确学业目标,提前规划职业发展,有效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9月22日17:30,继续教育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促进高质量就业·国家电网入职考试学业规划讲座”在继续教育学院报告厅成功召开。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秀平、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政、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谢春晓、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树步、国际教育学院就业总指导员赵传钰出席讲座。活动由继续教育学院张琳老师主持。
讲座现场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秀平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学习质量”为题,深入讨论了课堂教学与培训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他强调,同学们要夯实专业基础,善用学院资源,并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与学生工作,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成长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强调教学衔接,夯实专业基础
他表示,同学们一是要全身心投入日常课堂学习,课程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专业课程之间具有紧密的知识体系联系,大家避免只学考试的课程,不认真学非国网考试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之间是具有紧密联系的,有的同学在备考的时候会感觉这个知识点在复习时比较吃力,就有可能因为你在其它相关课程没学好。
全身心投入系统化课堂学习
二是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会应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研讨教学等教学方法,而且会根据大家的学习情况把握学习进度,让大家理解更深刻一些。这个是在后期备考以刷题考试为基础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同学们应该更加重视校内课堂的学习。
学习方法与理解的递进过程
三是做好科学的学习规划,要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专业的学习贯穿大学的整个学习周期,而不是集中在某一学期突击学习。当然,由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差异,学校教学不可能只围绕国网考试来设计课程进度体系。有的同学学习能力较强,有的同学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力较好,有的同学需要配合多做习题等等,这就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国网学习规划。
协同校内外资源,实现互补提升
四是要协调好校内外学习资源。在高度竞争性选拔的当下,有针对性的学习,或者对某些课程提前同步学习,或者多次多轮特殊性学习辅导也会提升对国网考试的竞争力。但是一定要将校内日常教学和其他辅导班学习有效衔接,不要完全割裂或者选择排他性学习。也就是把校内所学的没有学透的知识,通过辅导班学深学透,再下一阶段巩固提升,最后在考试前冲刺提分。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秀平做主题分享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政以“打造精准培训体系,提升国网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作分享。他系统介绍了继续教育学院为报考国网学生打造的精准培训体系。该体系依托深度考情研究,整合校内优质师资,通过模块化教学、阶段性测评与个性化辅导,形成与课内外互补的强化机制,全面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继续教育学院聚焦成长就业,搭建赋能平台
杨政首先介绍了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单位,承担着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两大核心职能,聚焦“赋能成长、促进就业”两大目标开展工作:一是面向电力企业在职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与岗位专业能力进阶培训,助力职场人实现技能升级;二是面向校内学生,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核心,针对性开展专业能力强化培训,其中国网专项培训已连续多年举办,为大批学子成功入职国家电网搭建了坚实的支撑平台,成为我校学子冲刺国网的“优质跳板”。
课外培训对国网备考的重要性及科学选择方法
在讲座中,杨政从“为什么课外培训对国网备考至关重要?”“国网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培训?”“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为何值得你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为什么课外培训对国网备考至关重要?平时课堂学好是基础,首先要明确的是,国网考试并非“60分万岁”的通过性考试,而是优中选优的选拔性考试。随着国家电网的职业吸引力持续提升,不仅各类院校的考生纷纷加入竞争,就连原本计划考研的同学也将目光转向国网考试,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依靠校内课堂所学,很难满足考试“拔尖”的要求。课堂教学侧重基础知识的普及,能帮助大家达到“达标”水平,但要在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以更高标准深化知识掌握。从认知规律来看,“一轮学习”的效果远不足以应对复杂的考试需求——就像老师们常说的,同一内容讲授1轮、10轮甚至更多,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掌握熟练度会有天壤之别,这正是“常学常新”的道理。课前预习能让课堂理解力提升一倍以上,课后及时复习则能攻克课堂上未吃透的难点,多轮次的学习闭环,才是实现知识“从懂到精”的关键。
二是国网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特点有哪些?国网考试涉及的课程体系繁杂,学习周期漫长,若缺乏系统的多轮次培训强化,很容易出现“学了后面忘前面”的问题,甚至到考前对核心知识点仍一知半解。因此,备考国网必须明确两点:1、选拔性考试的核心是“分数越高,竞争力越强”,需全面、深入掌握知识,同时熟练运用应试技巧,而非满足于“及格”。2、备考需循序渐进,制定科学的多轮次学习计划,抓住每一轮的学习重点,切忌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唯有持续积累才能稳步提升。
综上,系统的课外培训并非“额外负担”,而是应对国网高强度竞争的必要选择。
三是如何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培训?选择课外培训,关键要把握三个“核心原则”:
1.注重“校内+培训”的整体衔接:优质的培训应与校内教学形成“互补增效”的合力,而非割裂的“两张皮”。培训内容需紧密结合校内课程进度与重点,实现“1+1>2”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针对性突破考试难点。
2.尽早确定培训机构,固化备考目标:很多同学因犹豫观望,在关键学习期浪费时间,最终错失备考黄金期。尽早选定靠谱的机构,不仅能快速明确备考方向,辅导老师还能通过定期督促、阶段性检测等方式,帮助大家坚持学习计划,避免半途而废。
3.提前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国网备考周期长、内容多,缺乏规划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重点模糊。好的培训机构会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节奏,制定分阶段的学习方案,让每一步备考都有明确目标,避免盲目刷题、无效努力。
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优势
目标高度一致,聚焦“高质量就业”:学院的核心目标与同学们的需求完全契合——助力我校学生实现国网录取,这也是学校推动“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我们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全力为大家的备考保驾护航。
师资力量雄厚,汇聚校内顶尖教师:学院的培训师资均为学校筛选出的“金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电力专业知识、国网考试重难点了如指掌。反观部分外部机构,常以“聘用我校金牌教师”为宣传噱头,但实际上不少老师早已不再与其合作,师资稳定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大多数老师互不认识,课程之间难以衔接。
教学精准匹配,衔接校内学习进度:作为学校直属的教学单位,我们能实时掌握同学们的校内课程学习情况,培训内容可根据大家的薄弱环节动态调整,真正实现“靶向补弱”,避免“盲目灌输”。例如,若同学们普遍反映某门课程的某个章节难以掌握,我们会立即增加该部分的专项讲解与练习。
最后,杨政总结说,对于我校电气专业的同学而言,入职国家电网既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高质量就业”的核心目标之一。继续教育学院将通过系列讲座、专项培训等方式,帮助大家尽早认清国网考试形势、掌握科学备考方法,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带着高效的方法冲刺,切实解决同学们和家长们面对激烈竞争时的困惑与焦虑。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政做主题分享
接下来,继续教育学院邀请致力国网培训考情指导多年的老师为同学们作考试政策解读。他分析了国家电网考试的考纲变化、题型特点与备考策略,并对同学们关心的招聘流程、岗位需求等热门问题进行解答,内容具有针对性与指导价值。
讲座吸引了逾百名2024级学生到场,学生家长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参与。整场讲座内容层层递进,为同学们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路径,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对学院的精心组织给予了高度肯定。
本次讲座是继续教育学院整合优质资源、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后续,继续教育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类活动,形成长效赋能支持机制,为我校学子的卓越未来保驾护航。